四川省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授予2014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的決定》,決定授予271項“四川創新”獲得2014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四川省林業專委會向四川省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推薦參評成果59項,22項成果獲得授獎通過,其中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4項,成果數量和質量均創歷年新高。
這些獲獎成果涵蓋了核桃、油橄欖等主要木本油料樹種的選育和栽培技術,輕基質工廠化育苗技術,花椒等香料和主要用材樹種的高效繁育技術,竹林生態經營及環保型產業鏈的研究技術,病蟲害生態防治技術,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部分成果經過10余年的持續研究,在林業生產中已取得較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相關工作呈現四個主要特點:一是獲獎數量大幅增加。2014年,全省有22個創新成果獲省科技進步獎,是2013年的兩倍,一等獎數量為歷史最好成績。二是成果質量明顯提高。獲得一等獎的《四川省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及保護技術研究》、《大熊貓繁殖生物學與保護遺傳學研究與應用》、《裸露邊坡土壤修復關鍵技術及成土特性》3個成果部分研究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是科技成果的最高評價,是四川林業科技成果獲得的最高榮譽。三是成果潛力更加凸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繁殖生物學與保護遺傳學研究與應用》對圈養大熊貓飼養繁殖和種群遺傳管理等關鍵技術進行了系統而又深入的研究,共獲得14項國家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9項,發表論文80余篇,解決了長期困擾大熊貓飼養繁殖的飼料搭配、人工采精、適時配種、遺傳管理等關鍵難題,成功繁育110只大熊貓,圈養大熊貓數量達到130余只,并保持了較高的遺傳多樣性,為大熊貓異地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四是成果來源更加廣泛。除了省級林業系統的研究單位,省內外大專院校、市州(縣)林業系統均有獲獎省級成果,與以往相比,2014年有研究實力的企業也積極參與科技進步獎的評選并獲獎,極大地豐富了省級成果來源,成為四川省林業科技研發的新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