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收寄和派送一個包裹,快遞公司都會留存一張寄遞詳情單(又稱“面單”),上面包含了很多個人重要信息。來自樂山市郵政管理局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樂山市有大約1000萬張、總重10多噸的過期寄遞詳情單等待處理。
按照行業規定,這些詳情單一般需要保存半年或者一年,過期便可銷毀。目前常見的銷毀方式有焚燒、水泡或當廢紙賣掉,但這些方式都不環保,諸如賣掉這種處理方式還可能泄露個人隱私。
今年3月中旬,樂山市郵政管理局出臺管理辦法,擬對郵政和快遞企業寄遞詳情單用環保方式進行集中銷毀。不過,一個多月來,該局聯系了樂山市境內10多家造紙企業,均因無相關設備、回收成本高、利用率低等原因而不愿接手處理。如今,這成堆的寄遞詳情單成了燙手山芋。
一個現象
快遞面單堆成山 如何處理愁壞快遞公司
申通快遞樂山分公司的庫房位于樂山高新區車子鎮,在偌大的廠房里,靠邊有一間辦公室,木架子上分格擺放著最近一個月的寄遞詳情單。“架子后面的都是最近半年多的單子。”該公司負責人王麗君指著木架背后堆放的編織口袋說,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快就會堆不下了。
據王麗君介紹,申通快遞的寄遞詳情單以前是四聯,現在是五聯:寄件人一聯,收件公司一聯,收件人兩聯,派件公司一聯。根據相關要求,郵政、快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丟棄或者買賣用戶寄遞詳情單。
目前,申通在樂山中心城區的派件量每天約4000份,即每天產生4000張“面單”,這還不算“雙十一”、“雙十二”等高峰期,半年下來就是七八十萬張面單。王麗君表示,如果再算上申通在樂山各區縣的派件量,每天約有8000份“面單”。
在樂山市區蟠龍路的韻達快遞樂山分公司,公司閣樓和倉庫里分三處堆放了近百個大小不一的編織袋。“我們的派件量每天在5000份左右(含區縣),兩年多時間,積累下來的面單估算有300多萬張。”面對堆成小山的編織袋,該公司負責人林先生很無奈,一方面大量“面單”太占場地,但另一方面為了保障用戶信息安全,公司也不敢隨意處理。
對此,百世匯通樂山分公司負責人張先生則表示,為了防止信息泄露,他從2013年7月接手樂山匯通后,寄遞詳情單就一直沒有處理過,保守估計有200多萬張,分裝在不同的編織袋內,占用了一間庫房,這段時間,他們正準備搬場地,這些寄遞詳情單也要隨著一起搬移。張先生為此很頭痛:“很占地方,但又不曉得怎么處理才穩妥。”
怎么處理
老辦法:要么不環保 要么可能泄露個人隱私
成都商報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樂山全市有近20家快遞品牌企業,快遞法人企業和分支機構有100余家。對于這些過期寄遞詳情單,各公司處理方式有別,其中常見的處理方式有焚燒、水泡、賣掉等。但樂山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科負責人張女士告訴記者,這些方式都存在污染空氣和浪費資源的問題,此外,諸如當廢紙賣掉,還有可能泄露個人隱私。
1、焚燒
申通樂山公司負責人表示,以前都是半年焚燒一次,有銷毀記錄,并拍照或錄像。申通彭州公司、韻達都江堰公司等工作人員也表示,過期的寄遞詳情單都會定期進行焚燒銷毀。
2、水泡
申通金堂公司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因寄遞詳情單包含大量客戶信息,過期的單子會統一放在水里浸泡,直到看不清字跡為止,然后再進行妥善處理。
3、賣廢品
樂山一家要求匿名的快遞企業負責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在郵政管理局成立以前,有些寄遞詳情單直接當廢紙賣了,幾毛錢一斤。現在既然有規定,不敢賣了,不過處理也麻煩。
4、總公司回收
順豐速運四川公司一媒體專員表示,過期的寄遞詳情單都要定期統一回收,最后通過自己的物流寄回深圳總部統一進行處理,打成紙漿生產再生紙。
新規定:
樂山市郵政管理局統一組織 每年集中銷毀兩次
為保障消費者信息安全和最大限度地環保利用資源,3月17日,樂山市郵政管理局制定出臺了寄遞詳情單集中銷毀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明確要求,寄遞詳情單保管時間不得低于6個月,到期后將由樂山市郵政管理局統一組織集中銷毀,每年一季度和四季度集中銷毀兩次。
同時,根據該《辦法》,集中銷毀由樂山市郵政管理局統一組織,由郵政、快遞企業與指定銷毀單位共同實施,并邀請樂山市國家保密局參與監督實施。監管人員應對集中銷毀過程全程錄像。
新規定遇到新難題
聯系10多家造紙企業 沒一家愿接手
不過,為了集中銷毀過期寄遞詳情單,一個多月來,樂山市郵政管理局相繼聯系了10多家造紙企業,卻沒有一家企業愿意接手回收處理,其中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沒有相關設備,并且認為回收成本高、利潤低。
據樂山一家大型造紙企業的技術人員吳先生介紹,寄遞詳情單采用的是無碳復寫紙,又名壓敏記錄紙,外觀與一般白紙毫無差異。這是一種隱色復寫紙,具有直接復寫、盲接顯色的功能。理論上這些廢紙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但相對書本紙等而言,確實存在回收成本高、利用率低等問題。
四川永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采購部負責人張先生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銷毀和回收利用這種包裹面單,需要相關部門的人員在現場監督,而且處理“面單”又需要脫墨,該公司雖有脫墨設備,但最近沒有運行,所以現在沒有回收這種紙,等以后設備運行了再說。
“要脫墨,我們沒有脫墨生產線,干不了。”樂山市盛世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馬先生則明確表示,他們不回收無碳復寫紙。樂山市嘉禾紙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也稱,他們只回收紙箱,不需要這種廢紙,“因為我們也沒有相應的設備。”
樂山市中區東岳包裝紙廠的負責人鄧先生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這種紙回收打漿流失率高,1噸廢紙大約只能生產600公斤左右紙,如果算上原料采購費和生產成本,確實利潤很低,沒有回收書本紙的利潤高,所以一般情況下,造紙企業都不太愿意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