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環保部獲悉: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和編制好‘十三五’環保規劃”大討論上表示,編制“十三五”規劃時,要緊緊扭住環境質量改善這個核心,按照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市場化、管理現代化思維做好頂層設計,切實提高污染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陳吉寧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環境保護仍然處于負重前行困難期和大有作為關鍵期,環保工作面臨如何理順與市場和社會的關系、加強環保法治兩大背景,要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和改革創新的精神,努力提高工作質量,為實現“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的美麗中國作出新的貢獻。
“緊緊扭住環境質量改善這個核心統籌開展工作。”陳吉寧強調,要精心設計好環境保護的路線圖和施工圖,以實現建設全面小康的目標倒逼推進環境質量改善。抓緊“大氣十條”、“水十條”的實施工作,認真編制好“土十條”,優先解決老百姓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環境問題,增強老百姓對環境質量改善的信心。
在日前舉行的2015第十六屆中國環博會高峰論壇上,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表示,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動,根據計算,近年來,我國每年的環保投入約為一萬億元,而“大氣十條”、“水十條”和“土十條”頒布后,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將上升到每年兩萬億元左右。
吳舜澤表示,基于小康指標的環保“十三五”規劃目標應該是: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空氣和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土壤環境惡化趨勢得到遏制,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系統完整,生態文明水平與全面小康社會相適應。
另外,“十三五”期間會繼續把總量控制作為約束性指標,再適度增加一些質量控制的約束性因子。
業內人士認為,包括“十三五”規劃在內的諸多新政策的出臺,給環保產業帶來的利好顯而易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