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是陜西省寶雞市的“母親河”,承載著全市93%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也承受著全市94%以上的水污染負荷。長久以來,渭河的污染狀況令人擔憂。從干流看,僅渭河沿線,一度有超過44個排污口;從支流看,部分支流污染嚴重,扶風縣曾因小韋河污染被上級部門開出2436萬元的罰單。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近年來,寶雞市從管線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多方面入手,打造好渭河污染治理的“里子工程”。
改變市區“吃不飽”與“吃不下”并存的狀況
渭河寶雞市區段是排污的關鍵區域,盡管寶雞市在這一區域排污管線建設最為密集,但隨著城市“東擴南移”步伐的加快,污水處理卻出現了“吃不飽”與“吃不下”并存的狀況。
“吃不飽”的污水處理廠是高新污水處理廠和陳倉區污水處理廠,這兩個污水處理廠設計能力均為每天處理污水5萬噸,然而目前實際每天處理污水量分別為兩萬噸和4萬噸。“吃不下”的污水處理廠是指十里鋪污水處理廠,其設計能力為每天處理污水12萬噸,目前每天處理污水量卻達到了16萬噸。
合理分流污水可以改變“吃不飽”與“吃不下”的現狀。“投資1.3億元,管線總長11公里,這是十足的大手筆。”在市區濱河大道污水干管工程建設現場,市住建局市政工程建設管理處的工作人員韓永衛說,工程去年12月開工,將于今年年底竣工。工程投運后,寶光廠污水口、教育東路雨污合流排污口、茵香河文化旅游區污水管道將全部接入干管,原排水管道排污口將被封堵。
近年來,寶雞市在市區范圍內先后建設和改造排水管網37公里。目前,寶雞市正在施工的渭河南岸、清姜河兩岸、千河西岸三大截污管網工程全部高效推進,工程進展順利,年底前可全部完工。
排污口整治一個都不能少
目前寶雞市各縣區沿渭河共有44個重點排污口,按照《渭河流域污染防治2015年實施方案》,岐山縣蔡家坡鎮和扶風縣絳帳鎮是排污口整治中的“主陣地”,其中蔡家坡鎮需要整治的排污口有8個,絳帳鎮需要整治的排污口有5個。
在蔡家坡鎮岐星村1號排污口外,300余米的排污管道已經將污水直接引入市政管網工程。據蔡家坡經濟開發區建設部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預計今年年底前,全鎮直排渭河的重點排污口將被全部封堵。
扶風縣絳帳鎮污水排放治理工作也在緊張進行。絳帳鎮污水處理廠負責人卜軍禮說:“污水處理廠建起來是一方面,實際上,為了讓這些污水順利進廠,共鋪設了14.5公里的污水管網。”現在鎮內所有的居民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都匯集到了污水處理廠,每天污水處理量超過3000噸。
按照設計,絳帳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最高負荷可達兩萬噸,之所以設計眼光如此“超前”,正是考慮到了周邊日益提高的城鎮化水平和企業需求。
據了解,目前44個重點排污口中,32個排污口整治工作已完成,10個排污口正在進行整治。對尚未動工的兩個排污口,環保部門正在加緊督辦,力求沿渭河排污口實現全面整治。
重點推進解決多年難題
陳倉區陽平鎮野寺村曾被稱為“陜西養豬第一村”,村子養殖污水直排渭河問題讓環保部門頗為頭疼,村子日排放污水量曾一度達到8000噸。
“現在這一問題已經大為改變。”野寺村村支書張曉鋒說,現在村中生豬存欄量約為2.5萬頭,每天仍會產生不少污水,然而這些污水已不再直排渭河,而是通過管道和水渠進入養殖污水處理設施,經過處理后達標排放。
扶風縣午井鎮街道的污水排放也在發生變化。午井鎮街道位于一個四面高、中間低的洼地之中,以往生活污水根本排不出去,只能排入一個池塘中依靠自然蒸發,凈化污水更是無從談起。
“用不了多久,這一現象就能徹底改變。”在扶風縣午井鎮午井村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現場,午井鎮書記張柯說,午井鎮在聘請專業人員對現場進行勘測后,決定采用頂管施工的方法建設污水處理工程,先對污水實施人工濕地凈化,再通過管道排入渭河的一條支流。目前項目施工已接近尾聲。
據悉,自2012年渭河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寶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渭河治污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經過3年的努力,寶雞市渭河水質穩步變清,渭河干流水質好于地表水Ⅲ類標準,達到省考要求。渭河、小韋河生態修復項目實現了預期目標,全市城鎮污水平均處理率已經達到95.3%。
按照規劃,未來寶雞市還將逐年加大沿渭河城鎮群的排污管網建設力度,力爭做到“渭河變清,寶雞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