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自2011年全面打響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戰役,對鉛酸電池、電鍍、印染、造紙、制革、化工等六大行業進行了一輪徹底整治。
記者昨天從金華市環保局獲悉,整治后金華每年減少污染廢水排放近4205萬噸,削減各類污染物約3215噸,在污染物減排、淘汰落后產能、區域布局優化、環境質量改善等方面均取得了積極成效。
【減量可觀】
鐵腕重拳出成效
金華市六大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涉及企業共523家。截至目前,已完成523家,完成率100%。其中,在電鍍行業方面,關停(含停產)49家,淘汰手工線218條,年廢水排放量從原來的710.7萬噸下降到400.3萬噸,削減重金屬鉻排放量1.4噸。
在鉛蓄電池行業方面,全市鉛蓄電池企業共32家,整治后僅保留2家,其他30家均徹底關停,年削減鉛排放量21.4千克。
在印染行業方面,整治后關停93家,整治提升114家,淘汰了29條重污染生產線(工序)。年削減COD排放量1006噸,氨氮排放量113.3噸。
化工行業企業整治后關停20家,整治提升77家。淘汰了重污染落后生產線20條,年廢水排放量由整治前1958萬噸降到458.8萬噸,COD排放量由整治前1530.9噸降到293.8噸,氨氮排放量由整治前107.3噸降到11.8噸。
造紙企業關停11家,整治提升14家,淘汰產年1萬噸以下廢紙制漿生產線16條、3萬噸以下廢紙造紙生產線25條。另在制革行業方面,淘汰了20個3米以下普通轉鼓,年生產廢水排放量由整治前46.8萬噸降到9.9萬噸,年削減COD排放量21.6噸。
【共同發力】
多環節齊抓共管
成績的背后,是全方位多環節齊發力的結果。自整治之初,金華就成立了市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加強組織領導。
同時,把整治工作納入各縣(市、區)年度績效考核,并列入年度生態建設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對整治工作組織不力、進展緩慢的縣(市、區),實行行政約談并通報批評;對規定期限內未完成整治任務或執行驗收標準不嚴的縣(市、區),采取掛牌督辦、區域限批等措施。
金華還建立了由市環保、經信部門牽頭協調,安監、衛生、公安、建設、規劃等部門配合的統籌協調機制。建立了企業“一廠一策”、領導聯系企業、部門分工負責等制度。每一家整治企業,都有縣(市、區)領導聯系,具體部門有專人負責。
為確保整治落到實處,少不了嚴格執法。據介紹,市環保、公安、市場監管等6個部門組建環境違法聯動執法機制,開展了“鐵腕系列”、“環保風暴”、交叉執法檢查和“零點行動”等專項執法行動,為全力推進行業整治保駕護航。共出動執法人員7.9萬人次,檢查企業3.36萬家,查處違法案件1367起,環境違法打擊力度居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