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業務除了從事隧道工程的盾構機銷售持平之外,其余的冶金、礦山、建材、煤炭等設備全線下滑,市場需求下降60%至70%。”北方一家重型裝備制造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市場需求仍未好轉”,這是采訪中不少制造業企業的共同感受。與此同時,企業通過創新轉型調整的步伐也在提速,在市場偏冷的背景下,代表產業升級方向的產品已經取得不錯的市場反應。比如環保裝備、醫療器械、新能源設備、機器人產品、新型家電等仍呈現較好發展勢頭。
記者從權威部門獲悉,多項以創新引領制造業發展的新政年內將出臺,力挺高端制造業。
現狀 傳統行業仍存下行壓力
“我們受大環境的影響明顯。”一家位于沈陽的重大技術裝備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各地重化工業產能過剩,企業大部分服務對象都削減投資,公司接到的制造新設備訂單比前幾年大幅減少。
過去一年,該企業主要業務板塊除核電設備之外,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等設備全線萎縮。“這些行業新上馬的投資項目幾乎為零,擴能改造項目也是少之又少,對新增設備的需求尤為不足。”上述負責人說,盡管風電產品等業務板塊保持穩定,但在公司產品中占比太小,支撐作用不強。
下游行業不景氣帶來的另一個副產品就是應收賬款居高不下。據悉,一些下游的冶金、煤化工、石化企業訂購該企業的設備后,因政策、環保和市場等原因暫停投資項目,無力支付設備尾款,一些完工的大型設備只能堆積在企業庫房。
業內人士指出,市場需求下降、競爭加劇后,裝備制造業的問題集中暴露出來,比如產業層次不高,大部分企業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企業“小、散、低”,難以適應國際競爭;技術創新觀念薄弱,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和基礎工業的水平還不夠高等。
據工信部裝備司統計,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較上年回落4.5個百分點;完成出口交貨值下滑2.78%,較上年回落9.53個百分點;完成利潤總額增長2.52%,較上年回落8.68個百分點。
“市場需求仍未好轉”,這是采訪中不少企業的共同感受。從家電業的情況來看,我國家電行業已經結束高增長,進入調整期。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行業承壓加大,整體規模增長放緩。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告訴記者,2015年我國家電業(不含電視機等視聽類產品)主營業務收入為14084億元,同比下降0.4%,出口同比下降2.7%,與過去十年的高增長相比,這種情況前所未有。
2016年開年,市場環境也顯示出偏冷跡象。據國內家電行業權威市場研究公司中怡康提供的數據,今年第1周至第7周,蘇寧、國美兩大家電零售商零售額總計下降15.8%。“受全球經濟、國內住宅市場和大家電消費周期的影響,2016年市場形勢仍然不樂觀。”姜風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