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浙江省環保廳通報了全省百日環保執法專項行動第五批環境違法典型案件。從4月25日至5月15日,浙江全省環保部門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055件,其中移送公安機關案件97件,環境執法持續保持高壓態勢。
在新公布的11起典型案件中,水污染案件最多,共有9起。其中,重金屬廢水超標排放的3家企業受到嚴懲,5名涉案人員被刑拘。海寧深眾銅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表面處理車間的清洗廢水,經雨水管直排外環境,廢水重金屬總銅超標3倍多;龍泉灘尾壟汽配表面處理廠未建環保處理設施,將重金屬廢水滲排地下;慈溪橫河鎮一金屬表面加工處理作坊,未經工商和環保部門審批,外排總鋅超標3倍的重金屬廢水。
另一起環境污染刑事案件涉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武義縣千錦工貿有限公司將5噸多廢油漆渣和油漆桶,委托給無資質人員田某處理,這些危廢物最后被傾倒在相鄰的永康市。永康市環保局調查后,依法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一人被刑拘。
對試圖鉆空子規避監管、偷排廢水廢氣的企業,環保部門開展了有針對性的督查。諸暨市環保局在對浙江征天印染有限公司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利用自動監控采樣檢測規律,規避自動監控設施采樣檢測,超標排放水污染物,被罰款24萬元。杭州富宇杰紙業有限公司空壓機停止運行不恢復,除塵袋破碎不修復,致使廢氣處理設施不正常運行,黑煙滾滾污染空氣,同樣被查處。
在執法行動中,環保部門發現,沉淀池形同虛設,建筑企業、建材公司泥沙廢水偷排、漏排問題依然存在。舟山豪舟混凝土預拌公司將清洗泥沙的廢水,不經沉淀池有效處理就直排入海,廢水監測懸浮物嚴重超標。德清縣環保局執法人員巡查發現,浙江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擅自將地下停車場的積水排入無防雨淋、防滲漏措施的水坑,同樣存在懸浮物超標問題。
一些企業環保意識淡薄,操作規程不規范,應對突發事件失當,造成了環境污染。常山一果粒加工廠未經環保部門審批,擅自從事果粒加工生產,致廢水超標排放。椒江環保分局在對眾拓空壓機制造廠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廠空壓機零部件露天堆放,雨水沖刷后導致廢油外排河道。溫州甌海梧田鑫隆膠粘制品加工場的輸送管道夜間脫落后,竟然擅自將泄漏的白乳膠沖洗到雨水管道,造成河道污染。
據了解,浙江全省百日環保執法專項行動將持續到今年9月,各地環保部門將對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問題進行專項檢查,每周通報案件,堅決做到不查清不放過、不曝光不放過、不處理不放過、不整改不放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