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推廣泉林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現場會在佳木斯市召開,推介泉林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和推廣黃腐酸肥料使用,在黑龍江省推廣泉林產業模式。黑龍江省委常委、副省長李海濤出席會議并講話,泉林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受邀參會并發言。
上午,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泉林佳木斯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詳細了解了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及公司黃腐酸肥料在玉米、水稻和經濟作物上的應用效果。看到施用公司黃腐酸產品的玉米,不僅葉片肥厚、色澤濃綠,而且根系發達,次生根數量繁多;水稻施用黃腐酸肥料后,有效增加了植株的分蘗數,且根系發達,李海濤很是振奮:“泉林的產業模式雖看似傳統產業,卻是一個戰略新興產業,整個產業鏈全是創新。之所以有這樣好的產業,是因為泉林有好的機制、好的技術,關鍵是好的人才。‘泉林模式’是國內乃至國際領先的循環經濟模式,符合國家當前的發展理念和政策方向,將秸稈綜合利用難題‘變堵為疏’,為黑龍江省的秸稈資源利用找到了一條高效率的出路,具有重大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下午召開的現場會上,黑龍江省政府副秘書長馬立新首先傳達了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省長陸昊關于支持推廣泉林公司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意見的重要批示。李洪法主要匯報了“泉林模式”發展情況、佳木斯項目建設情況和黃腐酸肥料使用情況,佳木斯市市長林寬海介紹了扶持泉林的經驗做法;省農委、財政廳、國土廳等省直部門和哈爾濱、齊齊哈爾、綏化市政府也分別做了發言,紛紛表示要借力現有政策,積極推廣“泉林模式”和黃腐酸肥料。
李海濤指出,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農作物秸稈產量大、分布廣。目前,全省秸稈產量1億噸。長期以來,大量秸稈得不到收集利用。每逢秋收期間,秸稈遍地焚燒現象依然嚴重,不僅浪費了寶貴資源,而且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威脅交通運輸安全,影響城鄉居民生活。“泉林模式”通過秸稈利用減少秸稈焚燒,秸稈纖維素制漿替代木材,秸稈木質素造肥應用減少化肥用量、增升糧食產量和品質,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俱佳,產業鏈與創新鏈、價值鏈、資金鏈緊密銜接,是現有秸稈綜合利用方式中產業鏈最長、科技含量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綠色循環產業的“泉林模式”,也是招商引資的“佳木斯模式”。推廣泉林產業模式,有利于緩解資源約束,減輕環境壓力,是改善環境質量的有效途徑。發展、推廣、復制“泉林模式”,既可提高農民收入,又可增加就業,還可增加財政稅收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