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連日來國家貨幣政策轉向中性、市場開始獲利回吐、環保風暴下企業大面積停產的影響,大宗商品價格趨勢出現逆轉。從昨天開始橡膠、鋼、銅、煤、鐵礦石等大宗商品開始暴跌!接下來,紙張、化工材料將步入下行通道。
產能集中,節后原材料商哄抬物價
春節后,多數行業市場呈現一派春寒料峭景象。但上游材料商利用產能集中和監管風暴等有利形勢,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發起了一波又一波漲價潮。
多品種創價格新高。2月13日,商品期貨再次迎來一波普漲行情,工業品期貨表現頗為搶眼,黑色系、有色系、能化系全品種開花,多品種創新高。其中,橡膠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從14000元一噸迅速漲到了20000一噸,創2013年3月以來新高。滬銅創出2014年7月以來新高,而瀝青也創出2015年7月以來新高。
工業原紙漲到懷疑人生。最近三周時間,國內工業原紙連續發起六波漲價潮。瓦楞紙和箱板紙普遍上漲了500元/噸左右,白板紙連續數輪上漲400-800元/噸,雙膠紙漲了500-800元/噸,齊峰新材的裝飾原紙更是一次性上調1000元/噸。而根據中金公司研報顯示,1月箱板紙平均價格4827元/噸(人民幣),同比增長45.6%;瓦楞紙價格4633元/噸,同比增長58.4%。
鋼鐵集體暴漲。為了迎接3月3-5日北京全國兩會召開,環保限產炒作繼續發酵!市場有消息稱,河北和天津的部分鋼廠本月早些時候已經接到2月底至3月中的限產命令,基于此預期下鋼價一時間漲勢火爆!唐山成材集體暴漲,鋼坯累漲120,帶鋼累計漲80-140,型鋼漲50-100,螺紋漲120,熱軋漲80,腳手架管漲60-80,漲價封庫消息此起彼伏!
獲利回吐,大宗商品開始跳水
從2月23日開始,情況突然發生逆轉。一些大宗商品受前期漲幅太大、需求不及預期、過剩產能開始復產、貨幣政策轉向中性等因素的影響開始掉頭向下。
2月23日,受汽車銷量出現下降,泰國橡膠拋儲的影響,滬膠瘋狂暴跌超過5%。夜盤銅再次跳水,工業品暴跌引發大宗商品回調周期。
24日全國25個主要城市螺紋鋼價格弱勢回調。其中,上海、杭州、廣州、天津、重慶等11個城市螺紋鋼價格下跌10-60元/噸。24日全國24個主要城市熱軋價格下跌,全國均價3869元/噸,最大跌幅110元/噸。
焊管方面,27個主要城市中,天津、唐山等六個城市下跌30-100元/噸。
需求不振,未來走勢難言樂觀
在人民幣匯率穩守住7的情況下,國內大宗商品的價格將主要由市場供需決定。但從國內的情況來看,大宗商品的供給并未有實質性削減,但大面積破產和失業對需求的影響將開始發酵,因此,短期內可能出現價格跳水。
監管風暴再起,正引發大面積停產。2017是會議大年,3月份“兩會”,5月份“一帶一路”峰會和9月份金磚國家峰會將接連召開,意味著全國工業企業再次發生大面積停產將不可避免。2016年企業停產導致的工業品漲價利好已經提前透支,但停產導致的大面積破產失業的利空將開始發酵。在房地產被調控、貨幣政策趨于穩健、中美貿易戰已經開打的情況下,國內需求將斷崖式下跌。
經濟動能不足,市場信心不強。2016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靠投資,基建房地產一枝獨秀。進入2017年之后,房地產嚴格調控,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步取消,央行將主要目標放在防范金融風險和資產價格泡沫,貨幣政策走向中性。大宗商品的繼續上漲無論是需求端還是金融端都失去了支持。
受漲價利好推動,產能擴張依舊。從去年開始,造紙、煤炭、鋼鐵這些過剩產業開始賺錢了,于是產能擴張的沖動再次燃起。以造紙業為例,博匯、晨鳴、太陽等紙業巨頭均提出了產能擴張計劃,玖龍也計劃增加200萬噸產能。而原本這個行業的在建造紙產能就已經非常巨大。供給端繼續增長,需求端未見明顯復蘇,原材料很難繼續上漲。
需求并未真正復蘇,可能二次探底。從2016年開始的這一輪大宗商品上漲主要是工業品價格上漲,快消品、日化用品、農產品等價格并沒有明顯漲幅,表明工業品價格上漲向消費商傳導得并不順利,顯示需求并未復蘇,上漲缺乏支撐。
鑒于大宗商品上漲慣業已耗盡,上漲周期行將結束,需求動力嚴重缺乏,因此,價格回調將不可避免。
包小編認為,未來1-3個月大宗商品將維持下探態勢,個別價格嚴重偏離成本的大宗商品可能面臨大幅回調。特別是原紙、塑料、化工等材料由于價格虛高,加之受到房地產相關行業、快消品和日用化工行業需求疲軟的影響,將可能出現斷崖式回調。而未來3-6個月的趨勢則要取決于出口、內需和人民幣匯率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