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深夜,一輛輛裝滿造紙“洋垃圾”廢棄物的運輸車會從杭州市富陽區出發,行駛30多公里山路后,再偷偷傾倒在紹興諸暨市南泉嶺附近一處廢棄礦山。
澎湃新聞20日從諸暨市環保局獲悉,該局與公安部門已聯合查處一起造紙“洋垃圾”廢棄物跨區非法傾倒案,相關犯罪嫌疑人將富陽的上萬噸造紙廢棄物非法傾倒在該市一處正在復綠的廢棄礦山內,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目前,包括礦山復綠工程承包人、日常管理人員、運輸車輛司機和車主在內的8名涉案人員,已因涉嫌污染環境罪被公安部門刑事拘留。
4月17日深夜,諸暨環保部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該市陶朱街道南泉嶺附近的礦山中傾倒垃圾。當晚,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立即展開行動,聯合公安、屬地街道抓獲3名嫌疑人,并查扣了4輛荷載40噸的垃圾運輸車和一臺挖掘機。
據一名嫌疑人向警方交代,4月初他通過一個微信聯絡群與“上家”取得聯系,此后每天晚上“上家”會在群中發送定位地點、所需車輛,群里報名前往接收垃圾。從定位地點看,基本在杭州富陽區大源鎮的一個造紙工業園區內,但具體是從哪個公司拉出來的他并不清楚。
“富陽造紙企業的廢棄物非法跨區傾倒到諸暨并非第一次,不過這是最嚴重的一次。從現有證據看,此次跨區傾倒的總量超過11000噸。”諸暨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周新建大隊長告訴澎湃新聞,去年諸暨市直埠鎮、浬浦鎮、陶朱街道等處都查處過富陽造紙企業非法跨區傾倒廢棄物的案件,總量在2000噸左右。市環保部門向公安部門移送10多人,其中行政拘留4人,同時將相關線索移交給富陽有關部門。
杭州富陽區環境監察大隊方忠民大隊長告訴澎湃新聞,富陽的部分造紙企業會從國外買來廢紙等原料,利用后再生產紙張。但是這些用作造紙原料的“洋垃圾”往往夾雜著塑料帶、包裝盒等廢棄物,須另行處理。目前富陽有14家專門處理廢料的企業,通過焚燒或定點填埋的方式來處理。
“處理造紙廢棄物的最低費用170元/噸,通常情況會超過200元,但一些造紙企業為了節省處理成本,會讓一些不具備資質的個人或單位來處理。我們從涉案人員口中了解到,他們偷倒一車的總費用為2300元,按照一車37噸計算,每噸處理費用在60元左右。在這2300元中,司機和車主能拿到1300元,接受地礦山的承包人和管理人員會分得1000元。”周新建向澎湃新聞介紹,此次非法傾倒的地點是一處廢棄的礦山,這座礦山已經開展了復綠工程,平時除了項目方很少有人前往。礦山復綠工程承包人、管理人員參與非法傾倒謀利,對非法行為的發現帶來了一定難度。
據諸暨市環保部門掌握的情況顯示,南泉嶺附近的礦山已被非法傾倒造紙“洋垃圾”廢棄物315車,按每車37噸計算,共計11655噸。環保部門將第一階段68車共2516噸垃圾進行了生態環境鑒定損害評估,初步判定對生態環境損害折算價格為42萬元。另據現場水樣檢測結果顯示,垃圾滲水中含汞、砷等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物COD的指標達到了4000毫克每升,超過地表水V類水標準100倍之多,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40倍以上。
方忠民表示,目前富陽區環保部門和公安部門正積極與諸暨方面進行對接,在諸暨方提供有效線索的情況下對涉事企業進行追查,同時會對轄區范圍內通過國外購買造紙“洋垃圾”作原料的造紙企業進行調查,將嚴肅查處違規處理造紙廢棄物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