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7日,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接受媒體小范圍采訪,采訪的內容并不多,但有三句話讓老崔這個環保人感觸頗深。 第一句,華為今天碰到的問題,十幾年前已經預計到了,并且有準備了。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說白了,就是對于將要發生的事兒都要有個準備。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力推動下,環保產業迅速壯大,可是在2018年忽然就遭遇了寒流,涼意十足。 去杠桿、PPP清庫存,讓許多環保上市企業遭遇“錢荒”,出現多起債務違約事件,甚至許多環保企業關門大吉。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沒有前瞻性,盲目激進,沒有長遠的眼光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問題與危機,所以寒冬一來,紛紛倒下。 華為敢說現在的問題,十幾年前都預料到了。中國數以萬計的環保企業,又有幾家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 第二句,我們的信心是產品比別人都好,讓別人不想買都不行。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無論是哪個行業,獨一無二性都是企業決勝的不二法寶?墒菗洗蘖私猓谖覈S多環保項目工程中,關鍵設備多數為國外進口,核心技術也依賴進口,受制于人。 雖然經過多年發展,有所進步,國家層面也出臺指導意見,提出在2020年培育10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打造10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突破1萬億,但路漫漫其修遠兮。 尤其是不少環保企業,熱衷于資本市場的運作,忽略了核心技術的研發與產品服務質量的提升等,使得我國環保裝備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整體偏低,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 第三句,華為是不會侵犯別人知識產權的。 華為不會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言外之意,就是靠自己!缺技術,那就集中力量突破科技平靜,實現獨立自主。反觀現如今的環保產業,低價惡性競爭此起彼伏,害了自己,連累了他人,最終又禍害了整個環保產業。 低價競爭,侵犯的不是別人的知識產權,但卻破壞了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損害了同行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性質更加惡劣,危害也更加深遠。對于這種情況,老崔真的很想說一句:這就是為什么中國遲遲出不了千億級環保企業的一大原因。 環保企業真正意義上的崛起,絕對不是靠低價競爭來實現的,而是靠企業自身的創新與創造,靠的是環保企業們的良性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