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美貿易戰火尚未停歇,加上大陸持續實施禁廢令,沖擊臺灣造紙企業盈利情況。繼不久前榮成紙業宣布縮減湖北項目產能,返臺投資70億元新臺幣之后。6月13日,臺灣正隆紙業也表示,企業多年前已調整營運策略,提早一步將重心移回臺灣,并朝向越南發展,同時也會適度調整大陸市場。這是繼榮成紙業之后,第二家宣布縮減在大陸投資,回臺發展的造紙企業。
正隆6月13日舉行股東會,由董事長鄭舒云親自主持,正隆2018全年累計營收411億8151萬元(新臺幣,下同),年減3.48%,營業毛利達85億2398萬元,毛利率20.7%,創下近20年新高合并稅后盈利37億4156萬元,年增160.7%。
現場有小股東提問公司如何因應中美貿易戰所造成的沖擊,正隆董事長鄭舒云表示,公司前幾年將重心移回臺灣,并積極拓展越南,同時也對大陸營運進行縮編,對留下來的紙器廠,大多為供應內需市場,將會適時調整訂單。
正隆總經理蔡東和指出,貿易戰確實對公司產生影響,因此大陸營運目標盡量持平,經營重點放在臺灣、越南。進一步觀察正隆營運布局情況,臺灣約占2/3,大陸約占1/4,而越南則持續成長中。
全球政經局勢詭譎多變,正隆近年來在越南擴大投資,目前有平陽、隆安、越隆等紙器廠。越南平陽造紙廠首期30萬噸芯紙項目已于2018年12月完工投產,越南隆安紙器二級廠也在12月開始試車,并在今年第一季完工投產。蔡東和提到,盡管數量比同業少,但市占率仍優于同業;另外目前海外同仁約有150人,其中有3分之2的人在越南,可望強勁挹注集團營運成長動能與獲利。
至于廢紙使用情況,蔡東和分析,目前3分之2的廢紙來自國內,只有3分之1使用進口廢紙。事實上,進口廢紙品質比臺灣好,且每公斤約3元,相較于臺灣廢紙落在3.5至4元之間,進口廢紙其實品質好又便宜,但正隆仍會持續支持國內廢紙,也是國內使用比例最高的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