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5月25日下午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形勢依然嚴峻,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當然是升級版的污染防治攻堅戰”。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今天下午舉行第二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邀請部分列席會議的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人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采訪。 黃潤秋在“部長通道”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我國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其中有7項已提前完成目標任務。 “但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黃潤秋說,生態環境質量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尚未到來。 他用“三個沒有根本改變”來形容目前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形勢的嚴峻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黃潤秋說,“十四五”時期,我國的污染防治仍將堅持“兩手抓”,一方面更加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打好升級版的污染防治攻堅戰,通過實施藍天、碧水、凈土、生態保護、美麗海灣等重大工程,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另一方面大力推動結構調整和發展綠色低碳轉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轉型取得更大突破。 在回答東方衛視記者有關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提問時,黃潤秋表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始終緊盯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自2015年12月在河北省試點以來,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已實現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輪全覆蓋,并對20個省(區)開展“回頭看”。2019年,又對6省(市)和2家央企開展第二輪督察,取得了顯著效果。 他告訴記者,今年,生態環境部還將啟動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圍繞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圍繞群眾反映的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以及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重點任務的落實情況,開展督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