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嚴禁以任何形式進口外廢。如今,距離大限已僅剩半個月時間。那么,“禁廢令”將對廢紙、原紙價格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請看詳細分析! 1、外廢禁令落地,2021年歸零成定局 11月25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下稱《公告》)稱,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截至2020年11月15日,今年全國固體廢物進口總量為718萬噸,同比下滑 41%。2017年、2018年、2019年進口量分別為4227萬噸、2263萬噸、1348萬噸,相比2016年的4655萬噸,分別減少9.2%、51.4%、71%。 
今年我國共審批進口廢紙合計總量674.8740萬噸,外廢禁令下,預計全年進口廢紙缺口愈發明顯,受上游成本推動,箱板瓦楞紙廠挺價待漲意愿較強。 我國今年廢紙進口許可證發放額度約為674.87萬噸,獲批企業總數為66家。截至目前,今年共審批進口廢紙合計總量674.8740萬噸,前九個月累計實際進口448萬噸,11月之前,國內還有約165萬噸廢紙未進口,結合當前的海運狀況和國外形勢來看,許可證的一部分廢紙很可能無法在年內入關,只能作廢。 
2、為緩解供需雙邊擠壓困境,龍頭紙企加速布局原料基地 為緩解供需雙邊擠壓困境,各大龍頭紙廠開始積極關注和布局海外廢紙漿建設。我國龍頭紙企加速出海、外延動作頻繁,具體可分為: 1)收購派:玖龍紙業、山鷹紙業均通過收購美國、歐洲等地漿紙廠以便于獲得高質量的外廢原料; 2) 建廠派:理文造紙、太陽紙業,則選擇在老撾、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人工成本較低的地區布局延續勞動力成本紅利。 針對國內造紙行業海外原材料依賴較嚴重、低端產品需求逐漸飽和的困境,龍頭企業率先選擇在海外進行能布局或建設原料基地增厚行業競爭實力。 3、12月陸續有漲價函發出,預計春節前仍將保持高位 據觀察,12月份才過去十幾天,紙業市場陸續有漲價函發出,尤以紙業風向標的東莞為首。東莞四小龍更是在訂單刺激下,迎來三連漲。紙價的上行一定程度上來源于下游需求的恢復。 
根據山西證券監測:2020年1-10月,糧油、食品類零售額累計值為12422.4億元,同比增長10.4%。10月, 糧油、食品類零售額為1291.4億元,同比增加 8.8%。 
2020年1-10月,飲料類零售額累計值為1843.5億元,同比增長12.8%。10 月,飲料類零售額為201.8億元,同比增加16.9%。2020年1-10月,卷煙累計產量為20684.7億支,累計同比增加1.7%。10月,卷煙當月產量為1721.7 億支,同比下滑7.2%。 
總之,隨著國內經濟逐步恢復和海外需求的爆發, 預計紙品需求旺盛的格局仍將維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