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和不確定。但是在多項宏觀政策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經濟增速繼續保持全球領先,為造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江蘇省造紙工業在政策利好下運行平穩,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新增產能不斷釋放,行業發展呈現出穩中有升、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新局面。江蘇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1528萬t,首次突破1500萬t大關,較2020年同比增長了3.5%。 1 江蘇省造紙工業生產經營情況 1.1 主要生產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1.1 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 據江蘇省造紙行業協會調查統計,2021年江蘇省造紙工業生產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1528萬t,相比于2020年的1477萬t增長3.5%。 1.1.2 主要紙種產量 。1)文化用紙。2021年江蘇省文化用紙總產量386萬t,占全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生產量的25.3%,比2020年的391萬t下降1.3%。其中:銅版紙產量196萬t,比2020年的199萬t下降1.5%;雙膠紙和復印紙原紙產量190萬t,比2020年的192萬t下降1.0%。 。2)包裝用紙及紙板。2021年江蘇省包裝用紙及紙板產量為979萬t,占全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的64.1%,比2020年的931萬t增長5.2%。其中:瓦楞原紙產量291萬t,比2020年的276萬t增長5.4%;箱紙板產量403萬t,與2020年基本持平;白紙板產量106萬t,比2020年的73萬t增長45.2%;白卡紙產量163萬t,比2020年的165萬t下降1.2%;紗管原紙產量16萬t,與2020年基本持平。 。3)生活用紙。2021年江蘇省生活用紙產量143萬t,占全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的9.4%,比2020年的141萬t增長1.4%。 (4)特種紙及紙板。2021年江蘇省特種紙及紙板產量為20萬t,包括無碳復寫紙、防偽票證紙、熱敏紙、紙杯原紙、三濾紙、蚊香片紙、箱包紙板、鞋底紙板等,占全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的1.3%,比2020年的14萬t增長42.9%。 1.1.3 纖維原料結構情況 2021年江蘇省紙漿總消耗量1217萬t,比2020年的1185萬t增長2.7%。江蘇省木漿、廢紙漿、非木漿原料占比分別為38.3%、61.2%、0.5%。其中:木漿消耗量466萬t,比2020年的476萬t下降2.1%,占總用漿量的38.3%,比2020年的40.2%下降了1.9個百分點。廢紙漿消耗量745萬t,比2020年的700萬t增長6.4%,占總用漿量的61.2%,比2020年的59.1%增長了2.1個百分點。非木漿消耗量6萬t,比2020年的9萬t下降33.3%,占總用漿量的0.5%,比2020年的0.7%下降了0.2個百分點。 1.1.4 實現產值、銷售收入、稅金及利潤情況 據江蘇省造紙行業協會統計,2021年江蘇省造紙工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736億元,比2020年的665億元增長10.7%;實現銷售收入753億元,比2020年的673億元增長11.9%;上繳稅金31億元,比2020年的25億元增長24.0%;實現利潤87億元,比2020年的55億元增長58.2%(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是企業搬遷補償以及新增產能投產止損為盈,除去以上因素利潤增長在9.1%。),全省虧損制漿造紙企業共3家。 1.2 行業運營情況分析 1.2.1 主要紙種產量變動分析 。1)銅版紙產量減少3萬t的主要原因是金東紙業產量減少了10萬t,芬歐匯川、江蘇王子以及金華盛紙業產量也相應增加近1萬t、3萬多t和3萬t。雙膠紙和復印紙原紙總產量減少2萬t,主要是芬歐匯川產量減少6萬t,金華盛減少1.5萬t,金東紙業、江蘇王子雙膠紙產量相應增加近1.5萬t、2萬t。受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影響,近兩年中國文化紙市場跌宕起伏,2021年受到美國新一輪經濟刺激,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輪動上漲,木漿以及造紙化學品價格高位震蕩,國際市場需求依然低迷,國內文化紙市場需求未出現明顯變化。 。2)包裝用紙及紙板總產量占全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的64.1%,同比增加1.5個百分點;包裝紙產量的提升主要是瓦楞原紙產量增加15萬t、白紙板產量增加33萬t。主要是人們環保意識提升和消費理念升級,環保型、經濟型包裝材料逐漸獲得市場青睞,加之限塑令趨嚴,白板紙作為替代產品,并在應用場景多元化與消費升級助力下,消費量出現攀升。相信在以紙代塑的時代背景下,未來包裝紙市場前景依然可觀。 。3)生活用紙總產量占全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的9.4%,同比減少0.1個百分點。全省生活用紙總產量同比增加2萬t,主要原因是江蘇王子生活用紙原紙一期項目投產使產能提升。 1.2.2 區域產量分布情況 2021年,蘇南地區紙及紙板產量合計1051萬t,占江蘇省紙及紙板總產量的68.8%,比2020年的1039萬t增長1.2%;蘇中地區紙及紙板產量合計131萬t,占江蘇省紙及紙板總產量的8.6%,比2020年的128萬t增長2.3%;蘇北地區紙及紙板產量合計346萬t,占江蘇省紙及紙板總產量的22.6%,比2020年的310萬t增長11.6%。主要原因是近年長江經濟帶環保政策趨嚴,造紙產能由沿江發展逐步呈現出沿海布局的新發展態勢。江蘇博匯、灌云利民紙業、江蘇富勤紙業蓬勃發展,徐州中興紙業技改投產,加上響水縣造紙產業園的一批造紙企業運營良好,蘇北地區的產能比重逐步提升。 1.2.3 內、外(合)資企業產量比重 2021年,江蘇省內資造紙企業產量合計285萬t,占江蘇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的18.7%,比2020年的16.5%增加2.2個百分點,產量比2020年的243萬t增長17.3%;江蘇省外(合)資造紙企業產量合計1243萬t,占江蘇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的81.3%,比2020年的83.5%減少2.2個百分點,產量比2020年的1234萬t微增0.7%。主要是江蘇省外(合)資企業整體規模和體量較大,產能和效益相對穩定,受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原料成本優勢縮減、內資新增產能釋放等因素影響,內資產能比例也在逐步提高。 1.2.4 大中型造紙企業的市場份額穩中向好 2021年中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不斷拉動對紙張的需求,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10萬t以上的大中型造紙企業合計產量達到1425萬t,占全省造紙總產量的93.3%,與2020年的1422萬t基本持平。其中,年產量50萬t以上的大型造紙企業2021年合計產量達到1245萬t,占全省造紙總產量的81.5%,與2020年1245萬t持平;2021年全省大中型造紙企業的平均規模達到67.8萬t,與2020年的67.7萬t基本持平。 1.2.5 規模企業概況 2021年江蘇省機制紙及紙板產量達到10萬t的造紙企業共20家,產量在50萬t以上的企業有11家。 2021年江蘇省機制紙及紙板年產200萬t以上的企業有1家,年產100萬~200萬t的企業有4家,年產50萬~100萬t的企業有6家,年產10萬~50萬t的企業有9家。 2 江蘇省造紙工業未來發展情況展望 “十四五”是江蘇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從機遇看,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發揮,特別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長和消費理念升級,對高端環保材料的需求將變得更加迫切,為造紙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供給側改革、環保關停、禁止外廢等一系列產業政策出臺,淘汰整合了一批落后產能,各種資源要素逐步流向頭部企業,造紙行業產能迅速向頭部聚集,也為造紙行業強化產業鏈韌性提供了基礎支撐。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也為造紙工業轉型升級鍛造新優勢提供了動力源泉。 從挑戰看,面對經濟全球化逆流和新冠肺炎疫情廣泛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多年未見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原料、能源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沖擊愈發明顯,產品利潤率下降國內市場競爭加劇,開拓國際市場難度明顯增加。面對資源能源和生態環境的強約束,碳達峰碳中和的硬任務,造紙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任務更加緊迫。 面對原料、能源、雙碳政策等多重挑戰,江蘇省造紙行業立足新階段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將從產業空間布局、綠色、循環、智能、安全5個方面進行提質增效,確保江蘇省造紙行業高質量發展穩步向前,為推動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貢獻力量。 。1)優化行業空間布局。隨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政策趨嚴,人們對生態環境安全提出新的要求,未來江蘇省造紙行業空間結構將重新進行布局,新增造紙產能從沿江分布逐步向連云港、鹽城、南通等沿海區域轉移,不具備轉移條件的造紙企業進一步提質增效發展。 (2)加快行業發展綠色化。強化綠色發展觀念,根據造紙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積極實施節能降碳行動,加快推進企業節能低碳改造升級,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率先達峰。 。3)提高行業資源循環化。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持續提升關鍵工藝和過程管理水平。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不斷完善廢舊物資回收利用體系,優化廢紙處理工藝和裝備。 (4)加速行業轉型智能化。加快生產過程智能化,推進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5G技術,提升整個造紙工藝流程的生產效率、能力和質量,使造紙過程變得更加智能、高效、節能和可持續。 。5)保障產業體系安全化。梳理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提高資源保障能力,堅持走國內國際雙循環之路,一方面深入挖潛國內資源,另一方面拓展多元化資源供給渠道,加強與合規龍頭企業進行原料供應強強聯合,分解市場風險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