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昆明有著讓國人都艷羨的陽光,但對于帶著優異成績走出校園的莘莘學子來說,他們的光榮與夢想大多都在遠方。然而,作為優秀畢業生的小趙卻辭去深圳的工作,回了家鄉,來到昆明一家剛剛創立且并不知名的小企業就職。更令人疑惑的是,她有助學貸款壓力,這家公司卻是一家專注于研究開發,目前仍沒有營銷收入的企業。而類似的狀況,小趙還并不是這家公司唯一的個案。
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一批年輕人,不為高薪厚職、不畏生活壓力,甚至賭上青春?
一個與學生的約定
2013年春天,是劉鑄從美國ibmt.j.watson研究中心回到故鄉云南的第4個年頭。有著極其優異學歷背景的她,是作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進到云南大學。
在大多數人看來,即便不算功成名就,也算是有著一份名利俱佳的職業。再有野心一點,潛心科研,在專職領域取得成果是最為常見的康莊大道。然而,已近不惑之年的劉鑄,卻在此時選擇創業。
“其實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創業,但是我向我的學生許下了承諾,他做到了,我也要兌現。”一直致力于科研的劉鑄,原本最大的夢想是在美國繼續從事她的研究。回到云南大學工作的她,遇到了極具創造力的學生肖輝。劉鑄所說的承諾,是她與肖輝之間的一個約定。
肖輝是倍受爭議的“80后”一代,高中時期已經對物理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就讀劉鑄碩士研究生期間更是顯示出了在這方面過人的敏銳性和創造力。肖輝面臨畢業的時候,劉鑄給了他一個課題,并許諾:“研究成功劉老師就和你一起創業”。
這不是劉鑄為鼓勵學生的一時沖動。基于肖輝在研究上的突破,以及自己在美國工業界的工作經驗,2013年4月,劉鑄發起創立的昆明納太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在昆明高新區注冊成立。
實現中國制造碳納米紙量產
要想航天飛機飛得更高,導彈打得更遠,有一種可能就是減輕他們的重量同時不降低強度。因此,上世紀90年代,當碳納米材料一經問世,美國等發達國家馬上將其應用于軍事、航天等領域。碳納米材料重量僅為鋼的1/10,但強度為鋼的250倍。因此,碳納米材料被譽為未來的材料。
在這個領域,劉鑄的團隊已經潛心研究了8年。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材料系博士畢業后,劉鑄先后在美國ssagatetechnology匹茲堡研究中心、美國ibmt.jwatson研究中心工作過,主要從事納米材料與能源器件。
“碳納米紙在航天科技、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吸波材料、導熱材料、力學增強材料、阻燃材料、過濾材料、生物材料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應用潛力。但碳納米紙的產業化和商業化在國內相關領域仍是空白。”劉鑄創業的目標,就是實現中國制造碳納米紙的量產,打破國外在高新戰略材料上的壟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