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針對“騰格里沙漠污染”事件,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11月25日18時,寧夏中衛市騰格里沙漠污染現場累計已清挖污染物129,264噸袋,14個污染地塊中已有11個初步清理完畢,完成總清挖量的93.2%。同時現場已確定了地下水監測的調查方案,正在建設地下水監測井,開展地下水取樣監測分析。 為盡快消除環境安全隱患,生態環境部已責成寧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督促中衛市人民政府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續清污,科學處置。繼續抓緊組織對現場污染物進行清理,加快污染物屬性鑒定,制定污染物處置措施、土壤風險管控和修復措施。 二是全面調查,嚴肅處理。依法依紀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及時公開有關情況,依法依規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 三是舉一反三,排查隱患。開展騰格里沙漠及周邊地區環境污染問題大排查,堅決依法打擊環境污染違法行為,保障生態環境安全。 相關新聞鏈接: 騰格里沙漠邊緣污染物被清挖封存 騰格里沙漠污染問題連日來引發輿論高度關注。據媒體報道,騰格里沙漠邊緣污染物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污染物為原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公司紙漿生產線早期產生的廢棄物。目前現場正在進行污染物清除,中衛市共清挖固體廢物及污染土壤超5.3萬噸,均被裝袋封存,待屬性鑒定結果明確后采取相應處置措施。 10月1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生態環境局接到舉報,在城區西北方向16.5公里處、騰格里沙漠邊緣發現黑色粘稠狀污染物。中衛市生態環境局立即展開調查。10月21日,中衛市生態環境局正式對美利紙業集團環保節能公司立案調查,并啟動相應治理工作。 根據新京報報道,在中衛市距離騰格里沙漠最近、風沙最大的“西風口”,有一片占地20萬畝的美利林區,污染場地就隱藏在林區之內,距沙坡頭自然保護區邊界大概600多米。 獲知情況后,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立即派出工作組,對問題進行調查核實,并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據現場技術人員介紹,經對現場污染物的pH值等取樣檢測,初步判斷為一般性污染物,最終結果待確定。 據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官網消息,11月9日深夜,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柏森帶領工作組趕赴中衛市美利林區造紙廢液清理現場,指導清理處置工作。 11月10日,中衛市委宣傳部提供給中國證券報的一份通報信息顯示,在美利林區共發現14塊污染場地,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污染地塊均為2004年之前傾倒的部分造紙黑液。 通報稱,美利林區發現的黑色粘稠狀物質系原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在1998年至2004年期間制漿生產產生的黑液。當時美利集團委托寧夏美利紙業集團環保節能有限公司處理造紙黑液,1998年到2002年環保節能有限公司將一部分黑液傾倒至美利林區。2002年至2004年原寧夏美利集團有限公司也曾將部分黑液傾倒至美利林區。2015年2月,原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制漿生產線永久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