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騰格里沙漠部分地區出現排污池的當天下午,內蒙古阿拉善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目前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開發區管委會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對污染事件進行調查和整改,具體調查正在進行中。
應當說將污染比較重、危險系數比較高的化工企業、造紙企業從人流密集的沿江、沿海城市遷移到荒無人煙的沙漠中,此舉本身算是一種善政。這既可以減少化工企業、造紙企業對居民區的威脅和污染,又能滿足現代人對化工產品以及其他現代工業品的生活需求,不影響現代人的現實生活。沙漠雖然無人居住、生活,相對可以容納江河無法容納的一些污染物,但這并不意味著沙漠就是排污的“天堂”、建設在沙漠中的化工企業就可以無視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道德、肆意向沙漠中排污。
企業不對工業廢水進行凈化處理,直接違法超標準向沙漠排污,時間一長,就會污染沙漠的地下水,進而污染到沙漠周邊城市的地下水,直接影響飲用水安全,而地下水遭到污染幾乎沒有可能修復。而且,沙漠有著獨特的非常脆弱的生態環境,企業肆意在沙漠中排污,破壞了沙漠的生態環境,意味著沙漠周邊的居民將失去棲息地。
騰格里沙漠淪為企業的排污“天堂”,從表面上看,主要是因為騰格里沙漠屬于無人區,污染行為不太容易被人發現。但從深層次原因來說,歸根結底是企業在騰格里沙漠的污染成本太低。一方面,一直以來,國家征收的排污費標準比較低,只有治污成本的一半。另一方面,國家對企業污染行為的罰款標準低,懲罰力度太輕,一般只有幾萬元、幾十萬元,上百萬元的罰款就能堪稱“天價罰單”。由于低標準的排污費和污染罰款遠遠低于治污成本,不但導致企業失去了治污動力,相反助長了企業亂排污的行為。
可見,要保障騰格里沙漠免受污染,遏制企業污染行為,必須切實提高污染成本。在國家實施排污費標準翻一番新政之后,必須進一步提高污染的罰款標準,對超標準排污行為必須嚴懲,給予巨額罰款,罰到企業傾家蕩產,罰到企業老板牢底坐穿。
|